中國香港吳式太極拳總會


競賽套路的由來

1.    競賽套路的出現(太極拳由實用健身走向賽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結果。

從五十年代起,中國大上開展 發展育運動,增強人民体質的群眾性体育活動,太極拳作為一個健身項目,為越來越多的人所喜愛。1957年國家体委編出了24式簡化太極拳,由於套路短、易學,适合於工間、課間練習,所以深受群眾歡迎,很快推廣到全國各地。24式拳的出現,實際上是對傳統太極拳的挑战。傳統太極拳如不改變,只能在少數人之中傳播。到1959年國家体委又編出了88式太極拳。六十年代初,太極拳在全國蓬勃發展,只是文化大革命中有几年處於低潮,停滯不前。七十年代初逐漸興起。

1985年始,我國連續搞了四屆全國太極拳專項比賽。 1985年第一屆在哈爾濱,1986年第二屆在太原,1987年第三屆在孝感,1988年第四屆在桂林。

比賽的套路有繁有簡,如24式、48式、66式,還有各個流派的拳種,比賽中時間有長有短,動作的難度也不一樣。因此,產生了很多問題,這樣的竞賽方式是與竞賽原則不相符合的。必須改進。

賽,必須在同等條件下公平爭,從步法、腿法、手法、難度到所用时間,都要用同等條件來衡量,這樣就必須要求有統一的竞賽套路。可見竞賽套路是太極拳由150年前的實用健身,逐漸走向賽發展過程中的必然產物。

1988年桂林比賽結束後,國家體委為了進一步推動太極拳運動,下決心編太極拳竞賽套路。從9月初開始工作,由張山主持(領導),参加編寫工作的主要人員有張文廣(楊式)、闞桂香(陳式)、門惠豐(孫式、吳式)、李秉慈(吳式)、計月娥(工作人員)

審定者是徐才、李天驥、張繼修、蔡龍雲、李德印等人。

從此太極拳比賽有了統一的賽套路。

2.吳式太極拳競賽套路的特點。

吳式太極拳競賽套路,是門惠豐等在1976年編寫的48式結構的基礎上編排的,開始為48式,由李秉慈演練,由於時間過長而砍掉了3個拳式成為45式。在審定時,最後由中國武術院副院長蔡龍雲拍板確定:套路設計為門惠豐,動作規範為李秉慈。

為編好這個套路,特別是做好每一式的連接轉換,我参考了十余種吳式太極拳前輩的著作,其中吳公儀、吳公藻、徐致一等的書5本,還有彭仁軒、楊禹廷、劉晚蒼、王培生等人的著作。

我是吳式太極拳北派傳人,由我編這個套路,我認為兼顧南北兩派的特點,特別是照顧到南派,這樣才有利尽南北兩派技術特點的溶滙和發展,共同弘揚吳式太極拳。所以這個套路的技術實質,是吳式太極拳南北兩大派別風格的統一。

其一,把有吳鑒泉特點的動作全部納入套路之中,如斜飛式的舒展大方,提膝打虎的獨特,退步跨虎等難度動作。

其二,作到南北兩派共有動作的統一,如左右摟膝拗步和倒攆猴(倒卷肱),北派均是下按掌,南派是兩個平抹掌(進退平抹掌)。在這個套路中南北各取其一。從技術內容上說,這個竞賽套路豐富了吳式太極拳。\\

      返回拳藝資料庫